生活當中少不了光,除了照明基本需求外,更是營造空間氣氛的主角。走進室內感覺溫馨雅致還是清爽明亮?美感、氛圍就是「光」來型塑,所以有「燈光是裝潢靈魂」的說法。特別是在居家空間裡,燈光照明本身好不好看?配置設計打造宜不宜人?可是蘊藏大學問在其中。
在室內設計環節中,照明設計師是相當專業的一環,針對照明在環境氣氛、專責任務、聚焦功能……,應該採用多少照明補強?會有不同的照明選擇搭配。不過,對室內布置有興趣,還是可以自己搞定居家燈光設計,只要了解其中奧妙,恰到好處的燈光配置,你也可以成為「採」光高手。
▲配合室內環境搭配燈光,讓居家風格更有個性。圖片來源:123RF
居家燈光設計三大守則
可做空間劃分
燈光不僅是照明功能,它還能作為空間區劃隔間之用,微妙之處還能放大、縮小空間感受,影響不容小覷。首先,燈光可以定義空間,甚至取代隔間建立每個單位的秩序,像是在規畫開放空間時,運用埋燈、線燈俐落劃分出各自區域,降低隔間對空間大小的干擾。
不僅如此,在室內空間高度侷限或是天花板有大樑,巧妙設計燈光可以變化室內空間大小。像是善用間接光線往上或是流明燈箱營造飄浮感,讓人身在其中忽略天花板過低的問題。利用不封板大樑作為燈光設計的造型,藉光的引導帶出上升感,沉重壓力拋開,室內空間變大變亮。
可放寬空間感
洗牆燈Wallwasher照明效果也是經常運用在室內設計的高招!讓光線平均投射在被照射牆面上,整片牆彷彿被光源「洗」過了一樣,達到明亮且均勻的視覺效果。可以從下到上外推空間放寬空間感,環境亮度和空間氣氛同時間兼顧。
▲光線在牆面跳動,空間更加靈動。圖片來源:易俊帆/拍攝
運用色溫高低
選擇燈飾時要先考慮色溫,色溫高低決定空間氣氛和晝夜起居節奏。當我們從外觀欣賞房邸時,就感覺黃光豪華溫馨、白光俐落簡潔,原來原因就在「色溫」高低,區隔出環境氣氛的質感。一般居家選用三種區塊的色溫,同一空間避免混用差異太大的色溫,視覺上容易凌亂。
-
- 暖色光(2700K-3000K) 低色溫的暖光用在臥室,滿室溫暖舒適,情緒也較能放鬆。
- 柔白光(3000K-5000K) 是最貼近自然的光線,建置於起居空間或廚房,活力滿滿。
- 晝光(5000K-6500K) 冷色調的明亮適合用在辦公、教室,聚精會神更加朝氣蓬勃。
▲色溫會影響空間使用者的情緒。圖片來源:易俊帆/拍攝
居家燈光設計實用Tips
在了解居家燈光設計原則後,著手執行時有哪些重點需要注意:
▲掌握環境採光,佐以照明搭配,室內氣氛豐富營造。圖片來源:易俊帆/拍攝
室內採光補強
思考居家燈光設計的第一步,先觀察室內採光來源。東向迎來曙光、西曬傍晚超亮?室內缺乏對外採光?建議要依照不同時段在現場勘查,再思索季節變化,充分掌握採光條件之後用照明搭配補強。
主燈焦點營造
室內照明設計依照大範圍選設定主燈,燈光是凝聚焦點的秘密武器,如果牆面有懸掛畫作、裝飾品,或是放置大型藝術品,可以使用洗牆效果,用光線投射在牆面上讓藝品聚焦,掛在牆面上的都可以被打亮,視覺聚焦之外,空間設計感同步提升。
照明方式配置
照明方式有「直接」和「間接」兩大類。前者是最基本的照明方式,光線透過燈具直接散發,提供明亮感受,讓使用者倍感專注。後者則透過牆壁、層板的反射,產生出間接光線,呈現出來柔和且均勻的光源,空間感受更為舒適。至於該如何選擇照明方式?則端視空間需求,需要集中注意力執行事務,直接照明是首選;想要休息好放鬆提供舒適,間接照明最能創造環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