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有綠建築標章有何好處?

 

1999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成立了「綠建築委員會」,根據四大範疇九大指標,開始接受「綠建築」的評選認證工作,訂定了我國綠建築(EEWH)評估系統及標章制度,同時推出「緣建築標章」,作為獎勵「綠建築」設計的識別標誌。凡是通過「綠建築」評估審查的建築物,可以獲得內政部頒發一大面金屬打造的「綠建築標章」。

 

綠建築標章之推動在我國分成候選綠建築證書與綠建築標章,綠建築標章為取得使用執照或既有合法建築物,合於綠建築評估指標標準頒授之獎章。候選綠建築證書則為鼓勵取得建造執照但尚未完工領取使用執照之新建建築物,若要通過評定取得「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至少須取得四項指標,包括「日常節能」及「水資源」二項必要指標,及由其他七項指標任選兩項之選項指標。2007年起啟動了「綠建築分級評估制度」,等級由合格至最優等依序為合格級、銅級、銀級、黃金級、鑽石級等五級,至此我們可重新定義綠建築為「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

 


▲台灣的「綠建築分級評估制度」與國際趨勢同步。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秘書處

 

 

大指標群 指標名稱 評估要項
生態 1.生物多樣性指標 生態綠網、小生物棲地、 植物多樣化、土壤生態
2.綠化量指標 綠化量、CO₂固定量
3.基地保水指標 保水、儲留滲透、軟性防洪
節能 4.日常節能指標(必要) 外殼、空調、照明節能
減廢 5. CO₂減量指標 建材CO₂排放量
6.廢棄物減量指標 土方平衡、廢棄物減量
健康 7.室內環境指標 隔音、採光、通風、建材
8.水資源指標(必要) 節水器具、雨水、中水再利用
9.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雨水污水分流、垃圾分類、堆肥

▲綠建築九大指標。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秘書處

 

綠建築、綠生活

綠建築標章等級越高,可以提供的效用也越好,所以相較於非綠建築的建物,購屋民眾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換取更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取得綠建築評定之建築物,原則可保證未來大約40年的使用階段,提供使用者省電20%、省水30%、省資源且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推行至2013年12月底止,國內已有4,300件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預估每年可省電約12.13億度,省水約5,549萬噸(相當於22,196座國際標準游泳池的容量),其減少之CO2排放量約為6.91億公斤,這個量約等於4.64萬公頃人造林(約等於1,785個大安森林公園面積)所吸收的CO2量。

 

綠建築的居住價值

為了響應地球環保、永續發展,「 綠建築 」已經成為一種全球趨勢。希望透過打造「消耗最少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具有生態、節能、健康特性」的建築物,來達到與地球共生共榮的願景。住在綠建築社區裡的優點不勝枚舉,包括創造健康、安全及舒適的室內居住環境;針對性設計有效節省水費、電費、維修費等,省去多餘開支;降低能源耗損,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等等。在現代綠建築的設計應用下,確實增進居住者的便利性及舒適性,也能有效降低社區建物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通過我們的研究,還可以進一步發現取得綠建築標章的住宅大樓除了提升生活品質,更有推升房屋價值的效果呢!

生活提案

scroll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