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期重劃區坐落範圍包含北屯區與西屯區,北以環中路為界,東以30M-8計畫道路與潭子區為鄰,西接水湳地區,南迄大連路。細分14期重劃區,主要由幾個區段組成,分別是仁平段、敦和段、榮德段、洲際段、環中段以及美和段,分別有著不同的地段特色。
▲第14期美和庄市地重劃區鳥瞰圖。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地政局
商業娛樂區 – 榮德段、洲際段、環中段
公34公園
在14期內單一面積最大的公園為榮德段的公34公園,面積有8494坪。這座滯洪池公園提供舒適的步道環境,非常適合傍晚散步和健走。這裡微風輕拂,讓人感到愉悅,是放鬆心情的理想場所。
▲圖片來源:台中市北屯區公所-北屯區公園綠地專區
四張犁公園
四張犁公園位範圍涵蓋昌平路、四平路、豐樂路及豐樂一街。公園內擁有大片翠綠草皮,設有兒童遊戲區、籃球場及溜冰場,適合各年齡層的遊憩活動。此外,公園融入台灣早期農村文化的造景與裝置藝術,並以彩繪壁畫展現當年三合院與農田生活的美麗風景,讓遊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時,也能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
文教宜居區 – 敦和段
敦化公園
北屯區敦化公園以「方舟」為主題,加入海洋意象鋪面及共融遊具,設置親子等待區。園內有主題式滑梯、攀爬設施、鳥巢式鞦韆、互動遊戲式親子等待區及輪椅式共融旋轉盤等設施,提供全齡民眾一同休憩與發展能力的休閒空間。
▲資料來源:台中美樂地。圖片來源:台中市北屯區公所-北屯區公園綠地專區
生活機能好的環中段、美和段
823公園
823公園佔地達2.6公頃,是都市叢林中難得的自然生態區域。這裡展示了多種軍事設備,包括戰車和戰機,與現有的幼兒遊戲區相輔相成。新設計的遊戲區以迷彩風格和攀爬越野為主題,配備雙層攀爬網,專為中高齡兒童設計。此外,還設有適合身障兒童使用的座椅式鞦韆和旋轉盤,讓2至12歲的孩子都能享受多樣的遊樂設施。遊戲區採用細礫石材質,符合墜落高度安全規範,吸引了許多家庭和當地居民前來遊玩。
▲身障兒童也能玩的座椅式鞦韆。資料/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仁平段 -水湳生態公園群
仁平段屬於14期重劃區內綠覆面積最高的地段,不僅最鄰近「中央公園」,且同時坐擁水湳生態公園、二分埔、永和巷、仁和福德等六座公園串連起的2萬坪綠帶,其中單一公園面積最大為榮德段的公34公園,面積有28079平方公尺(8494坪)
水湳生態公園
水湳生態公園坐落於台中北屯區,與麻園頭溪河道緊密結合,形成一個多功能的綠意空間。這裡不僅提供了休閒散步和自行車騎行的理想場所,還設計了滯洪池以應對雨季汛期,確保周邊的安全。公園內小型綠地相互連接,河道蜿蜒穿過,並設有單車道、兒童沙坑及健身器材,成為居民日常放鬆的好去處。水湳生態公園營造出藍綠交融的自然環境,讓市民能夠親近大自然,享受悠閒的時光。
二分埔生態公園
二分埔生態公園位於水湳生態公園的南方,是一個結合生態保護與休閒娛樂的綠地,面積廣大,擁有多樣的植被和生態系統。
▲第14期重劃區內二分埔生態公園。資料/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永和巷公園
佔地8,362平方公尺,具有健體設施、兒童設施、涼亭。公園內有座小型的滯洪池,旁邊還有設置兒童的體適能遊戲設施,例如攀岩、健體設施,更有沙坑可以玩。
▲資料/圖片來源:台中市北屯區公所-北屯區公園綠地專區
仁和福德公園
台中仁和公園佔地6,500平方公尺,具有健體設施、兒童設施,內有一座飛碟造型的建築,這是非常獨特的設計,吸引了不少遊客。此外,公園內也有一些外星人造型的裝飾,增添了趣味性和創意。
▲資料/圖片來源:台中市北屯區公所-北屯區公園綠地專區
土庫溪變身清水廊道
14期重劃區最後一塊拼圖的第六工區,基礎建設的最大特色是將土庫溪營造為清水廊道,沿線規劃綠帶公園、景觀滯洪等設施,結合地方文化特色造景,並兼顧排水與人本方式開闢道路,並預留共同管道及汙水管線,提升都市規劃成效。
▲第六工區將土庫溪營造為清水廊道。資料/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備受注目的「中台灣最強生活圈」
14期重劃區距離中央公園特區的地段不遠,再加上大部分土地的建蔽率、容積率都很低,整體居住環境舒適宜人,加上洲際棒球場與台中巨蛋體育館兩座國際級運動場館的到來,為14期重劃區帶來蛻變的嶄新市容,加上緊鄰11期,目前占地404公頃的14期重劃區與占地344公頃的中央公園特區,共同構成了大水湳生活圈,是備受注目的「中台灣最強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