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榮觀點:2026年房地產市場將面臨八大考驗

目錄

時值2025年第四季,台灣房市自年初至今,全台房市表現持續疲弱,在台南房價領跌下,各都呈現價緩跌、量急縮態勢,預售屋與成屋市場雙雙走弱,從近年來全台房市的價量表現,巳經可以確立2024年Q3就是此波循環中房價的最高點,而2024Q4就是房市正式反轉向下,空頭市場房價修正的起點。

👉2025 Q4房市疲弱,六都房價回落,原因是什麼?

 

2014Q1~2025Q2 六都均價及買賣移轉交易量季線圖
▲2014Q1~2025Q2 六都均價及買賣移轉交易量季線圖。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網。製圖:吉家網不動產企研室

 

2024年Q3就是此波循環中房價的最高點,Q4空頭確立

六都平均房價自2017年Q4每坪23.23萬起漲至2024年Q3每坪39.67萬,平均漲幅70.8%。而自2024年Q3至今年Q2,近一年間六都平均房價小跌3.08%,但高雄年跌9.12%,台南年跌8.13%,跌勢相當明顯。台中市年跌5.78%,桃竹年跌3.84%,新北市持平,台北市小漲0.55%,雖然雙北呈現抗跌,但自今年第二季開始,六都房價也全軍覆沒,一季均價就跌了2.41%,下半年進入主跌段應持續會擴大跌幅。

👉不同城市房價表現差異,對買方與投資人有何影響?

 

七都成屋 114Q2 對比 上一季/上一年均價統計表
▲七都成屋114Q2 對比上一季/上一年均價統計表。資料來源:內政部實價網、吉家網。製圖:吉家網不動產企研室

 

市場競爭劇烈,地段、品牌、建築品質,成為預售市場購屋者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至於2025交易量表現部分,從成屋市場觀察,第一季成屋交易量只有48,028楝,創下九年來最低量,1-9月三季表現年減27.86%,預估全年交易量可能落在27萬棟之下,同時也是九年來新低。

另外,從預售屋交易量與2024年相比,呈現顯著的「斷崖式下跌」,主因包括央行第七波限貸,及持續的信用管制、嚴重影響資金動能,投資客幾乎全面撤出,搶貸風波影響買方持續觀望心態,2025年預售上半年交易量較2024年同期減少約六到七成以上。市場競爭劇烈,地段、品牌、建築品質,成為個案首要的競爭優勢,也是購屋者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成交量大幅下降,背後主要政策與市場因素是什麼?

 

202509—六都成屋買賣移轉棟數統計
▲六都成屋買賣移轉棟數統計202509。資料來源:六都市政府地政局。製圖:吉家網不動產企研處

 

2025是這波房市最壞的時刻 ,2026年房市將面對八大利空考驗

今年房市由上半年的初跌段延伸到下半年主跌段,在基本面上觀察,台灣GDP增長維持強勁,且建商與賣方降價幅度不大,大部分買盤仍持續觀望,導到主跌段可能會延至明年第一季,末跌段也可能延後一季,到明年第四季才有機會止跌,至於2026年全年房市表現如何,必須先觀察在基本面、技術面、與政策消息面八大不利因素的考驗,分述如下:

(一)關稅戰後遺症

關稅戰方興未艾,影響製造業景氣下滑週期,致使供需間出現亂流。川普政府保護主義引發中美商戰與全球關稅大戰,由於預期關稅大增,台灣製造業提早拉貨,相對支撐GDP增長,但緊接著關稅提高後,需求端在庫存增加,銷售成本增加的壓力下,勢必會影響供給端的銷售狀況,經濟景氣延遲,下滑週期正將開始。

👉中美關稅戰如何影響房市供需?

 

(二)股匯市波動加劇

2025年台灣的股市表現,先有川普4月2日宣布大增關稅後的股災,而後有匯率逼近28對一美元新高,在關稅與中美商戰以及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未消失前,隨時都有利多與利空因素干擾股匯市,導致市場的波動加劇,2026年將面臨更大的考驗?

(三)停滯性通膨可能發生

美中貿易戰、保護主義抬頭使得各國生產成本增加。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增加其他國家企業的成本,進而推升物價。地緣政治衝突導致原物料價格飆升,例如烏俄戰爭或中東衝突將影響全球糧食和能源供應,推高物價。 然而因物價上升消費需求大幅下降,就極可能產生停滯性通膨,影響全球經濟大幅衰退,甚至百業蕭條,川普關稅政策的迴力鏢,1930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恐將重演。

👉停滯性通膨如何打擊購屋需求?

 

(四)傳統出口產業受困,GDP大幅趨緩

關稅大戰對台灣影響最大的是傳統出口產業,股市這波反彈上漲近萬點,傳統產業原地不動,而嚴重的後遺症可能在2026年逐步發酵,台灣傳統產業佔有台灣勞動人口七成以上的勞動力,將面臨嚴峻的難關與危機,AI半導體一枝獨秀,傳統產業一灘死水,產業發展結構懸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對房市供需與首購市場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傳統產業困境對房市供需有何衝擊?

 

(五)建商被迫開工、交屋潮劇增、交屋延遲糾紛遞增

2024上半年受新青安搶購風潮影響,建商大擧進埸搶購土地的年增率近倍,這些個案到2025下半年到2026上半年,開始面臨18個月限期開工壓力,另外2021-2022間房市主升段開工率暴增量,都將在2025下半年-2026年下半年遞增,對於餘屋去化將是考驗,尤其在限貸政策下,解約與糾紛頻傳,若再有爛尾樓與建商倒閉訊息出現,就會影響購屋信心,房價恐有較大幅度修正。

(六)政策不鬆綁,換屋市場受嚴重壓制

央行過度頻繁的打房,加上政府政策矛盾、網內互打,扭曲市場機制,不但首購受傷,換屋市場完全受不當壓制,第二戶貸款受限,打擊房產正常交易量,第二戶貸款若不完全鬆綁。換屋市場將不見天日,影響最大的是土地難求依賴換屋市場甚重的台北市。

👉限貸政策如何抑制換屋市場?

 

(七)地緣政治更趨緊張

全球地緣政治除了中美兩強之爭外,無論是烏蘇之戰、中東之亂、南海之爭、兩岸對峙,都隨時有可能引爆大規模戰爭的風險性,2026年也更有增無減,尤是兩岸緊張態勢增加,習近平政權保衛戰,都會直接影響台灣房市。

👉地緣政治風險會帶來哪些房市衝擊?

 

(八)九合一選舉將至,考驗政府對房市態度

每到選舉,居住正義就被各方拿來消費,政府在考量房價高漲的民怨下,對房地產市場的起伏就會特別關注,通常在選前較難有好的表現,政策也較趨於保守。

 

2026房市表現強弱分明,選擇成熟抗跌商圈,就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最佳購屋策略

綜上所述,2026房市必須經過經濟基本面、供需技術面與政策消息面等八大嚴峻考驗,才能跳脫不利的空頭走勢,因此,筆者預測,若這些不利因素考驗,市場都能低空略過,2026年房市將呈現「價緩跌、量逐增」的局面,空頭局勢也將於2026年底前結束,只要房價持續下修,壓抑已久的自住買盤就會湧入,交易量也是就會逐步增加,對整體房市發展而言2025就如同2016房市走勢,也是這波房市交易量的谷底,2026年房市就如寒冬中期待春風迎來的時刻,最壞的階段已經度過了,建議觀望買盤可積極擇優進場,畢竟,這波房市跌幅不深、跌勢強弱分明,選擇成熟抗跌商圈,就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最佳購屋策略。

👉如何選擇進可攻退可守的購屋策略?

 

**本網站之專家觀點文章是由第三人所提供並授權遠雄房地產張貼於網站,不代表遠雄房地產贊同其觀點,如需轉載須經本公司事前書面同意,並應遵守相關使用條款及尊重著作人之智慧財產權。

相關推薦

熱銷建案

生活提案

scroll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