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齡通用住宅打造友善居住環境:基地環境篇

▲0到100歲都能使用的「通用設計」強調便利、安全、公平,是給未來會變老的自己最好的禮物。

 

 

全齡通用思維如何運用到社區內?

考慮到幼兒與長者進出便利,如進出通道沒有門檻或台階,可以施作斜坡道或其他升降設備;考慮虛弱的人,盡量在公共空間安裝扶手;又或是在進行公共空間視覺設計時,除了美化環境之外,更要考量到對許多視覺障礙者是否友善,包含近視、老花、白內障、飛蚊症、黃斑部病變、青光眼、色盲和色弱等,考慮到動線指引、障礙物提醒等。有時候只要一些簡單的小改變,就能讓居住空間更安全,若公共空間設計能考量到每位使用者的需求,社區將更加友善。

 

 


▲我們生活的環境經常出現各種障礙物,因此別忘了友善設計,給聽障者適切的提醒。  圖片提供:遠雄房地產

 

室外通路

室外通路設計與尺寸

    • 為方便輪椅使用者,室外通路竟寬度不應小於90公分,最理想寬度為150公分。如果寬度小於150公分,最好每10公尺處提供面積至少150×150公分空間,供輪椅迴轉。
    • 室外通路應盡量平坦且無高低差,如有坡度則不超過1:12。
    • 室外通路上應沒有阻礙物或突出物,且通路鋪面應平整、防滑,並有良好的排水。
    • 排水溝與通路交界處應設置水溝隔柵,隔柵的溝槽不應與主要行進方向平行,且開口應小於1.3公分,避免枴杖或輪椅的輪子陷入。
    • 室外通路之樹下、燈下或指示牌下,應留設至少200公分的淨空高度。

室外通路引導設施及照明

    • 為方便視障者使用,建議室外通路邊緣、鋪面應以不同的顏色、光度、材質及引導設施加以引導。
    • 室外通路照明至少要有50-75流明,最理想的照度為75-120流明。

 


▲台灣到2060年每10人會有4人是老人,通用設計可以滿足老年人自己出門社交、散步的需求,維持獨立性。  圖片提供:遠雄房地產

 

坡道

坡道設計、坡度與尺寸

    • 坡道應設置於住宅出入口方便使用的地點,不應特別區隔坡道使用者與階梯使用者。
    • 如地面高低差大於20公分,且無電梯或升降平台的服務時,應設置坡道。
    • 坡道的淨寬度最少要有90公分寬,最理想為150公分寬,方便輪椅使用者或嬰兒車進出。
    • 坡道的坡度不應大於1:12,但以下情況可以放寬

扶手、防護欄及防護緣

    • 坡道高差大於20公分時,兩側應設置扶手或護欄。坡道高於地面75公分以上者,未鄰牆面的一側,應設置高度100公分以上的防護欄。
    • 任何坡道或平台,未鄰牆壁開放的一端或兩側,應設置高於5公分之防護緣。

坡道平台

    • 坡道前後端、中間(每高差75公分處)與轉彎處應設置平台,且平台面積不小於150公分x150公分。

坡道材質與視覺強化

    • 坡道地面應為防滑材質。
    • 為方便視覺障礙者使用,坡道地面或牆面應選用對比色,且應有足夠的照明,建議地面照度最少有120流明,最理想照度為300流明。

 

停車空間

上下車等候處

    • 集合住宅主要出入口處附近,設置可臨時上下車之停車空間。

無障礙停車位

    • 無障礙停車位設置於建築物主要出入口或升降設備出入口旁,以增加可及性。
    • 無障礙停車位寬度應不小於350公分(含下車區),長度不小於600公分。兩個車位之間並應保留150公分的共用下車區,且停車位格線之顏色為藍色,下車區為白色斜線,以利識別。
    • 車道入口處及轉彎處,設置明顯的指引標誌,引導無障礙停車位方向與位置。

 

騎樓與人行道

騎樓及人行道設計

    • 基地內騎樓與人行道應維持平坦無高差,且鋪面應為防滑材質。
    • 在人行道末端銜接馬路時,應設置坡度至少1:8的下斜路緣石。

下斜路緣石與坡道

    • 下斜路緣石長度至少120公分,寬度至少130公分,且表面為防滑材質。
    • 騎樓或人行道銜接大樓出入口處,應盡量平坦無高低差。如有高低差時,應設置斜坡道,坡道寬度至少90公分。

 

資料來源臺北市居住空間通用設計指南

scroll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