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房市的發展總是出人意料,房價「同心圓」規律走向「蛋花湯」現象不僅發生於南二都,北北桃三大都會區亦存在「蛋花湯」現象。
北市蛋白區,價位直逼市中心
首先,我們看到台北市蛋白行政區,近一年來出現不少新建案成交單價與市中心不遑多讓的例子,像是南港「南港國際SKYPARK」、大同「國王雙子星」、北投「遠雄泱玥」、萬華「ASTER ONE」,以及士林「築觀」,每坪最高成交單價已達140萬~150餘萬元,此價位毫不遜於信義、松山、中正等蛋黃區。
以信義區永吉路、基隆路一段及周邊為例,預售屋每坪成交均價介於120萬~150萬,每坪最高成交單價不過是164萬,更遑論更便宜的麟光站北側和吳興街。松山區捷運小巨蛋站至八德路三段一帶,預售屋每坪成交均價介於140萬~150萬,而饒河街至八德路四段附近,每坪成交均價則僅約100萬~120萬。
也就是說,南港、北投、大同、萬華區等地的高價建案,價格水準與市區建案相差無幾,蛋白、蛋黃已攪成一塊。
👉 蛋白區建案單價衝上蛋黃區水準,你還會只鎖定傳統蛋黃區嗎?
行政區 | 建案名稱 | 成交均價 (萬元/坪) | 成交最高單價 (萬元/坪) |
南港 | 南港國際SKYPARK | 139.4 | 155.7 |
北投 | 遠雄泱玥 | 128.0 | 144.8 |
文山 | 元利四季莊園 | 106.3 | 122.4 |
大同 | 國王雙子星 | 147.3 | 155.8 |
萬華 | ASTER ONE | 130.4 | 142.6 |
士林 | 築觀 | 128.6 | 152.5 |
▲台北市蛋白行政區近一年高價建案。資料來源:實價登錄,統計時間為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
註1:成交單價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一位數。
註2:百坪以上的豪宅案、露臺戶、庭院戶與關係交易戶均不列入計算。
新北蛋黃區,房價水準比肩北市門牌
同樣的情形亦出現在新北市第一環行政區,三重「潤泰CITY PARK」、中和「漢皇方圓」、永和「頂溪大苑」、板橋「三輝白盷」,不僅每坪成交均價全站上「百萬俱樂部」,其每坪最高成交單價更全達到110萬~120餘萬元,與北市蛋白區房價無異。
行政區 | 建案名稱 | 成交均價 (萬元/坪) | 成交最高單價 (萬元/坪) |
三重 | 潤泰CITY PARK | 101.6 | 114.6 |
中和 | 漢皇方圓 | 113.9 | 122.2 |
永和 | 頂溪大苑 | 101.8 | 110.7 |
板橋 | 三輝白昀 | 121.0 | 125.1 |
新店 | 寶安JR | 99.6 | 102.8 |
▲新北市第一環行政區近一年高價建案。資料來源:實價登錄,統計時間為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
註1:成交單價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一位數。
註2:百坪以上的豪宅案、露臺戶、庭院戶與關係交易戶均不列入計算。
除了第一環行政區價格追上台北市蛋白區外,新北市第二環、第三環行政區新建案成交價也跌破外界眼鏡,包括三峽「北大悠揚」成交價見6字頭、泰山「義泰華」達7字頭,以及林口有數個建案成交單價飆到8字頭。
以上各行政區房價水位,完全顛覆市場的看法。以7字頭、8字頭的價格來說,足以在三重二重疏洪道、仁義段重劃區買房,也能在新店北新路沿線購屋,為什麼第二環、第三環區域的建案能衝出如此高價呢?
👉 當新北蛋黃區價格直追台北蛋白區,購屋選擇的判斷基準該怎麼改變?
房價後來追上,民眾意識創造市場新規律
雙北房價趨向於「蛋花湯」,形成因素與中南部略有差異,其主因大致如下:
一、區域認同度高漲
社區居民對於居住地產生從屬感,並對社區公眾的事務關心,或者出現凝聚力、具有榮譽感,認同度會大幅提高,即所謂「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 SOC)。這類現象在實務上並不難發覺,例如北市天母地區的民眾會說自己是「天母人」,而非優先說是「士林人」。
近年來,新北市新店、板橋、永和等地,擁有「社區意識」的民眾越發常見。當人們對居住區域認同度高,自然會以在當地購屋為優先選項;倘若有適合建案、且能力可以負擔,便會砸重金買房。而受惠於「社區意識」而創高價的建案,其客源結構往往以在地客居多。
👉 如果周遭都是在地居民,你會更想住嗎?還是更在意交通便利?
二、產業聚落周邊就近買房
雙北市雖然沒有台積電題材,但各產業蓬勃發展,不少從業人員會就近買房,比如北士科重劃區的部分客源來自於關渡科技園區、和台北榮總醫護,以及預計未來在北士科就業的民眾;板橋遠東科技園區如Google等科技業工程師,也會就近在亞東醫院周遭購屋;南港軟體園區的就業人口,也推高南港當地房價。
假如民眾想在工作地點附近就近買房,卻遇到新建案供給量十分有限,通常會被迫花高價買單,例如北大特區就是最鮮明的例子;三峽當地的購屋族,大多為了企求良好的居住環境而以北大特區作為買房首選,但北大特區開發已經飽和,每年新推的預售屋案量極為有限,且要價不菲,購屋族只能硬吞下5字頭、6字頭的高房價。
▲位於北士科的北投建案-遠雄泱玥建築外觀示意圖,呈現高端生活,面河擁山無限視野。圖片來源:遠雄房地產
三、建設驅動城市軸線移轉
台北市從前市長陳水扁、馬英九、郝龍斌以來,都致力於「東西軸線翻轉」的大業。直到柯文哲任內,略轉為「東西軸線平衡發展」,啟動「東區門戶計畫」與「西區門戶計畫」,使西區的台北火車站及東側南港車站兩地房市水漲船高。
「西區門戶計畫」最著名的開發案「台北雙星Taipei Twins」,讓鄰近的北萬華、南大同兩個區域房市步向爆發期,尤其是南大同房價漲幅最為猛烈,數個預售屋成交均價已站在每坪120萬以上;「東區門戶計畫」則惠南港良多,南港車站附近豪宅案已飆至每坪170、180萬的驚人天價,一般住宅案則衝到每坪120萬至150萬之間,此價位已勝過信義區除信義計畫區以外的多數路段。
👉 建設題材會讓你改變購屋區域嗎?
➡️了解更多 東西區門戶計畫
▲東區門戶發展目標示意圖。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西區門戶計畫願景圖。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另,新北市政府在三重設立第二行政中心,同樣有扶持三重發展的意味存在。第二行政中心消息揭露後,鼓舞三重房市出現慶祝行情,購屋族相當買單,二重疏洪道左岸房市價量齊揚,新建案房價從由原本的5字頭扶搖直上,現在7字頭、8字頭已不罕見。
蛋黃區迷思漸淡 購屋族需求改變房價慣性
除了上述幾點主要因素外,另外像是「區域發展機能更為成熟」、「相對低價區受惠於建設題材促使房價補漲」、「一線建商的品牌效益」、「捷運縮小市區與郊區價差」,以及「人口持續往蛋白區移動」等諸多因素,皆是破壞房價同心圓規律的原因。
而對購屋族來說,現在買房已不再有蛋黃區迷思,畢竟雙北大多數區域生活機能多已完備,「住得舒服、住得習慣」再加上「買的起」,這些考慮會更為重要。
**本網站之專家觀點文章是由第三人所提供並授權遠雄房地產張貼於網站,不代表遠雄房地產贊同其觀點,如需轉載須經本公司事前書面同意,並應遵守相關使用條款及尊重著作人之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