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案熱區巡禮:蛻變中的台南中西區運河星鑽特區 – 交通篇

目錄

台南市中西區與安平區交界的「運河星鑽特區」,近年來在市府政策引導與民間資源挹注下,逐漸從傳統舊港區轉型為現代化觀光與商業核心。交通建設作為區域發展的命脈,從過去的整體規劃、基礎建設,到現今的串聯升級與未來藍圖,皆為這座城市描繪出令人矚目的黃金十年。

 

中西區交通概況

「運河星鑽特區」地處台南運河中段,東鄰中正路文化觀光軸帶,西接安平舊港歷史場景,南北則分別連結台17線與台南市中心要道。區域內既有道路體系如臨安路、民權路、金華路、安億路等,已透過過去五年的改建與拓寬逐步現代化,加上鐵路地下化、南台南車站規劃、臨安橋改建等整體工程逐一到位,使得該區交通進出動線趨於完整,並與市區主要幹道及高速公路出口形成無縫接軌。

 

國道

    • 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可從永康交流道或仁德交流道出入

    • 國道3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可從關廟交流道出入

公路

    • 台1線貫穿整個臺南市,連接高雄與嘉義等地。
    •  台17線:貫穿中西區與安平區,連接高雄與雲嘉南沿海地區。
    •  台17甲線:連接臺南市區與安平區。
    •  台20線:是連接臺南市與東部的重要橫貫公路之一。
    •  市道182號:是進入東區與仁德交流道的重要幹道之一。

高鐵

    • 高鐵台南站:距離台南市區約15公里,可搭高鐵接駁公車抵達

鐵路

    • 臺灣鐵路公司標誌 臺南火車站:距離中西區僅約5分鐘車程,為南部鐵路運輸的重要樞紐。

  •  

公車

公車路線起點終點備註
0左線台南火車站(北站)台南火車站(北站)循環路線
0右線台南火車站(南站)台南火車站(南站)循環路線
1路線台南火車站(南站)茄萣
2路線台南火車站(南站)南區主要市區路線
5路線台南火車站(南站)仁德區連接南區與仁德
10路線台南火車站鹿耳門天后宮經過歷史景點
11路線大成路口城西里經過歷史街區
77路線西門健康立體停車場和順轉運站電動巴士
7路線公園北路台糖安南學苑
902路線府城汽車客運公司香格里拉飯店
32路線原住民文化會館高鐵台南站連接高鐵站
62路線奇美醫院高鐵台南站連接高鐵站
藍幹線台南高鐵站台南火車站主要幹線路線

 

#計劃中的交通建設

台南鐵路地下化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是重大公共建設,完工後將消除多處平交道及立體交叉設施,並增設林森站與南臺南站,顯著改善交通與都市發展。鐵路地下化主線自東區南台南站起,穿越中西區東側直至北區,全長約8.2公里,沿線舊有平交道(如成功路、民族路、民權路與中正路)全面取消。此舉消除了鐵道對中西區市中心橫向交通的阻隔,使運河星鑽特區至台南火車站與文化園區(如林百貨、文學館、孔廟)之間,形成順暢無縫的東西軸線。此計畫除了帶動市區動線重整外,更進一步擴大運河星鑽與市中心、南區及東區的可及性,促成都市整合與跨區交通一體化發展。

此外,南台南車站與地下化路廊周邊的都市更新計畫,也為運河星鑽特區導入來自南區、東區的外部人流與交通資源,促進生活機能與商業能量的雙向流通。計畫預計於2026年達到通車目標,具體完工時間可能會根據工程進度有所調整。

 

台南鐵路地下化主線自東區南台南站起,穿越中西區東側直至北區,全長約8.2公里
▲台南鐵路地下化主線自東區南台南站起,穿越中西區東側直至北區,全長約8.2公里。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

 

臺南捷運優先路網進度公開
▲臺南捷運優先路網進度公開。圖片來源:台南市捷運工程處

 

台南捷運綜合規劃階段成果,尚未定案
▲台南捷運綜合規劃階段成果,尚未定案。圖片來源:台南市捷運工程處

 

增設林森站與南台南車站計畫

因應臺鐵轉型及臺南車站地區都市更新發展、消除鐵路對市區之阻隔、疏解日益嚴重的都市交通、整合都會區運輸系統,除了鐵路地下化外,另外新設兩個車站,包括【南台南車站】與【林森車站】。目前南台南車站站體與轉運空間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預計2026年正式啟用,將成為與運河星鑽特區緊密連動的交通樞紐。而林森車站則作為市中心與南區間的新通勤節點,目前結構主體已完成約七成,預期於2027年開放營運。兩站皆設有無障礙設施、自行車停放區與轉乘接駁設計,為特區擴展交通網絡並強化大台南東西向軸線通達性。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示意圖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示意圖。圖片來源:交通部鐵道局

 

南台南車站位置圖
▲南台南車站位置圖。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

 

星鑽交通中心招商啟動

台南市中西區的「星鑽交通中心」位於民生路二段與中華西路二段交口,鄰近運河星鑽特區及安平門戶。目前該地區為臨時停車場,基地面積約1.12公頃,計畫採取BOT方式招商,打造成區域生活和交通中心,規劃包括立體停車場,增加停車格位,並整合公共運輸,結合公車和公共自行車。基地內現有的老樹將原地保留,並有一半以上面積作為綠地和廣場等開放場域,提升整體環境美感。歷史建築濟生醫院將進行修復,未來可作為展覽空間、文創商店和咖啡館,屆時預計設置2,000平方公尺以上公共服務設施及複合式商業空間,汽機車停車格數量將至少翻倍。

 

星鑽交通中心啟動BOT招商
▲星鑽交通中心啟動BOT招商。圖片來源:運轉台南好交通臉書

 

臨安橋改建(2024年初完工)

臨安橋作為特區與中西區、市中心的主要連結橋梁,其改建於2024年初完工。新橋體抬升約1.2公尺,改善以往車流阻塞與橋下無法通行船隻的問題,並實施車道、人行與自行車道分流設計,提升通行效率與安全。此改建對於串聯運河兩岸空間、促進水陸交通整合具關鍵意義,也強化特區作為水岸節點的交通角色。

 

台17線臨安橋改建工程已於114年1月開放主橋通車
▲台17線臨安橋改建工程已於114年1月開放主橋通車。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

 

運河遊河BOT案(2025年動工,2027年完工)

為打造特色觀光水上交通體驗,市府預計於2025年啟動運河遊河BOT案,於臨安橋、安億橋及安平水景公園周邊新設河樂廣場、水景公園和林默娘公園三座綠色碼頭,以及服務中心,並設置運河船隻的接駁服務。提供串聯安平、運河星鑽與市中心的低碳水上交通路線。完工後將形成觀光動線、文化場域與運輸網絡三位一體的新型交通景觀,提升運河星鑽在整體觀光資源中的核心地位。

 

北外環道路計畫(預計2027年底全線可通車)

北外環道路為台南市區通往永康、安南與南科的重要快速聯絡線,預計2027年完成全線通車。此計畫將特區與北市區、科技園區及國道高速公路進行快速連結,形成大型都市環狀路網。對運河星鑽特區而言,該快速道路將有效分流觀光與通勤車潮,提升與市中心及區外通達性,是提升交通韌性與效率的重要支撐系統,屆時臺南科學園區至市中心的交通車程將由40分鐘縮短至15分鐘。

臺南都會區外環道路系統構想示意圖
▲臺南都會區外環道路系統構想示意圖。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

 

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工程進度示意圖
▲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工程進度示意圖。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

 

北外環道路第四期新建工程區位示意圖
▲北外環道路第四期新建工程區位示意圖。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

 

安平漁港跨港大橋預計2028年底完工

安平漁港跨港大橋新建工程已順利決標,預計於117年底完工。該工程將解決安平區假日交通壅塞問題,形成環形交通網,改善安平港區的整體交通動線。大橋全長約1010公尺,主橋長620公尺,設計兼具觀光與交通功能,連接安平老街、觀夕平台等旅遊景點。
 
與中西區的關聯在於,跨港大橋將大幅提升安平與中西區之間的交通便利性,透過水岸空橋銜接至運河星鑽與周邊歷史街區,建構橫跨安平與市區的觀光交通整合網。此建設將使運河星鑽成為連接安平與中西區的重要支點,跨港大橋直接從城平路接永華路,成為一條更直接、分流效能高的快速通道,縮短通勤與觀光交通時間。
 
 臺南市安平漁港跨港大橋新建工程完工後可提供居民與旅客更便捷的交通路網。
▲臺南市安平漁港跨港大橋新建工程完工後可提供居民與旅客更便捷的交通路網。。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工務局
 

總體交通優勢與發展性

回顧與展望運河星鑽特區的交通建設,不難看出其具備「整合陸海空」、「串聯城區與港區」以及「觀光商業並進」三大特性。交通不再只是通勤的手段,更是驅動城市空間轉型的核心引擎。由臨安橋、南台南車站到未來的運河遊船系統,每一項工程皆是以人為本的整體規劃,意在打造一個宜居、宜遊、宜業的多功能都會場域。

運河星鑽的發展並非單點突破,而是透過交通系統建設與周邊區域(中正商圈、安平港區、南台南車站)多軸連結,形塑具競爭力的黃金三角核心。隨著計畫逐步落實,未來五年內,特區將從水陸節點升級為全市級交通中樞,奠定台南向西發展的戰略基礎,真正實現都市更新與交通導向發展(TOD)的雙軌驅動。

相關推薦

熱銷建案

熱銷建案圖片

遠雄山禾

台南市永康區水漾路、平道十六街交叉口

47坪

生活提案

scrollTop